
浏览次数: 时间:2025-08-04 23:09:53
1952年,美国情报部门惊恐地得知,美国驻苏大使馆已被窃听7年,而就装在美国驻苏大使馆办公室的国徽中......
1943年,由于美苏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,斯大林向克格勃领导人贝利亚下达了一个特殊的命令——对美国大使阿维列拉·卡里曼办公室进行窃听。
终于,1943年12月17日,专门针对美国使馆设计的“金唇”诞生。
他们先是将美国使馆对面居民楼的居民换成克格勃工作人员,让伪装成“家庭主妇”的克格勃女中士在阳台上抖落和晾晒地毯及被褥,试图把灰尘大小的“金唇”撤到美使馆大院内,却未能成功。
后来他们又试过别的招数,让特工伪装清洁工、邮递员、消防员等等,试图把带进去,可每一次都功亏一篑。
开营典礼上,四名苏联少先队员抬着精美绝伦的巨大木制美国国徽送到他面前,“金唇”,就藏在国徽之中。
期间历经四任美国大使,每一位新大使到任后,都会更换办公室的墨水瓶、地板砖等物品,甚至改变窗帘及家具色调以与国徽匹配,却都未对这枚国徽产生怀疑 。
“金唇”的工作原理十分巧妙,它本身不带电源,不发射电磁波,仅由外界电磁波驱动,并通过反射经过调谐的电磁波来实现窃听。
苏联特工在大使馆对面居民楼的顶层,安装微波振荡器和接收器,微波振荡器向大使馆发出电波。
当大使馆内有人交谈,声波带动“金唇”内的薄膜震动,改变天线共振频率,反射波携带着谈话信息被接收器接收解调,转回成声音,苏联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获取美国大使馆的情报。
而当时美国情报部门一直寻找主动发射信号的,忽略了这种被动反射式装置,加上“金唇”无需电源、不发射信号,传统反根本无法检测到它,所以美国在长达七年的时间里毫无察觉。
一名英国无线电操作员在例行扫描频率时,惊讶地发现莫斯科某频段竟传出美国大使的谈话声。
美国情报部门得知后惊恐万分,迅速对大使馆进行深度搜索,最终在国徽中发现了这个窃听装置。
当美国中情局特工拆开国徽看到“金唇”时,面对这个没有电子元件,仅靠精密物理原理工作的,他们集体沉默。
直到1960年5月,苏联击落美国一架高空侦察机,华盛顿为回应莫斯科的责难,才向全世界公开“金唇”的秘密。